弯下去的脊梁,强直性脊柱炎真的“蛮不讲理”?

发布时间:2022-11-09

弯下去的脊梁,强直性脊柱炎真的“蛮不讲理”?

长时间工作的人群,尤其是一些白领上班族,多数都会有腰背疼痛的经历,但是大多人不会去重视,尤其是以年轻人为主,认为休息片刻就好了,殊不知有些腰背疼痛可能是由强直性脊柱炎引发,那么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什么病?啥症状?如何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免疫病里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人群以40岁以下的人为主,也有老年人发病的情况。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有哪些?

腰痛和腰僵硬: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症状,首先是集中于骶髂关节处的疼痛,可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性。

随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向上蔓延,导致整个腰部疼痛,最后可出现腰部的僵硬,持续时间长,休息不能缓解。严重时,可蔓延至胸椎和颈椎,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和不适感。

周围大关节炎症:主要以髋关节为主,其次为肩关节,偶尔有膝关节病变,多半患者会出现这个症状。通常为双侧性,起病较慢。还可出现关节的肿胀、水肿,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

骨骼外病变:最主要的是眼部的病变,反复发作的虹膜炎等,还会出现无外伤史的胸部疼痛及束缚感,胸廓活动受限。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人在早期还可表现出乏力、消瘦、低热等轻度的全身症状,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所以,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不能忽视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治疗呢?

1、一般治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该维持正常姿势和活动能力,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运动锻炼,不要总是躺着不动。当然,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其次,应该尽量保持饮食营养充足,并且以清淡为主,避免抽烟喝酒。同时,要保持乐观情绪,消除不良的情绪因素。

2、药物治疗

在临床上,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常用药。这类药物的功效和作用是消炎止痛,从而起到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等等作用。但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同样非常大,可能会引起胃肠反应,甚至还会引起肾脏损害,因此不建议患者长期使用。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同样也是控制强直性脊椎炎的常用方法,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的肌肉。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保持关节活动,避免病情继续发展,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率。目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了热敷、热水浴、淋浴、矿泉温泉浴等热疗法,而进行物理治疗期间也应该配合药物治疗,以增强治疗效果。

4、手术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治疗是一种损伤性比较大的治疗手术,一般不建议患者选用。但如果已经出现了严重脊柱驼背、畸形等问题的患者,待通过上述方法控制病情之后可以考虑进行矫正手术。在手术时也要选用针对性的方法,比如出现了腰椎畸形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的手术方法是脊椎截骨术,手术后可以矫正驼背。

IL-17A靶向治疗【临床试验免费用药机会可在页面底部报名参加】

随着人们对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理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IL-17A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脊柱炎从发病到最终骨融合,会经历几大阶段:骨炎-脂肪沉积-骨赘-骨桥-骨融合。“新骨形成”是整个病程进展的病理基础,而IL-17A是个重要的“助推器”。一方面,它是附着点炎发病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可进一步促进炎症级联反应;另一方面,它是骨重塑的关键介质,参与新骨形成。

因此,抑制IL-17A可阻断炎症通路 、缓解疼痛,同时抑制新骨形成来阻止骨结构进一步损伤。

在免疫激活方面,IL-17A使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因子释放而介导炎性疼痛;在神经系统方面,IL-17A使外周伤害感受器增敏,激活脊髓背根神经元信号通路以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

最后,靶向IL-17A可以从多层面调控疼痛。将为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新希望和新选择,助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管理,IL-17A靶向治疗项目点击查看详情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知识分享,不做任何指导参考作用,详情请咨询专业的医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