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不必首选化疗,PD-1免疫治疗为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0-02-03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新药和新技术都遥遥领先的美国。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药的出现,对部分患者而言,肺癌并不可怕:经过基因检测,如果存在EGFR/ALK等敏感突变,患者可以吃靶向药,有效率高达60%-80%,副作用很小,一天吃一两次药就能很好的控制肿瘤,部分患者可以走过8年。

不过,对于没有基因突变的患者来说,尤其是肺鳞癌患者,治疗方案并不多,大部分患者只能选择化疗,有效率在20%到35%之间,中位生存期也只有9.5-11个月,一年生存率仅为30%到44%,副作用大,而且一旦耐药就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数据,意味着无突变的肺癌患者生存期远远低于EGFR或ALK突变的患者。  

不过,随着新药PD-1/PD-L1抗体的上市,无突变的肺癌患者有了新的选择:PD-1/PD-L1抗体联合化疗,有效率更高,生存期更长。


PD-1阻断疗法,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一大热点,与标准抗肿瘤治疗手段相比,PD-1阻断疗法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对肿瘤的免疫能力,识别和杀灭肿瘤。此外,与其他免疫疗法或标准疗法相比,PD-1阻断疗法的毒性显著较低。


PD-1单抗类药物的获批情况:


①中国已批准Nivolumab(纳武单抗,O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②中国已批准Pembrolizumab(派姆单抗,K药)用于一线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③中国已批准Nivolumab(纳武单抗,O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④美国已批准Pembrolizumab(派姆单抗,K药)联合化疗(培美曲塞+卡铂)一线治疗转移性或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与此同时,国内多个PD-1抗体药物联合标准化疗治疗作为一线或者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试验均在开展中,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类似Keytruda的一款药物,由康方生物研发AK105注射液。


AK105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及全球开发权的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AK105与已上市的PD-1抗体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性,并在临床上展示了更高的PD-1受体占有率。




目前正在开展一项“AK105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对比安慰剂联合紫杉醇加卡铂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项目名称:AK105或安慰剂联合化疗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名称/方案:AK105(抗PD-1抗体)联合化疗

适合对象:未接受全身性化疗的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点击了解项目详情&报名



虽然免疫疗法在晚期肺癌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大家重点关注。


一、PD-1治疗肺癌需要用药多长时间?


许多患者认为PD-1是种神药,仿佛一针下去就可以药到病除。所以,大家在用药决策上,是能拖就拖。要么尝遍世间能用的其他药,要么问遍身边的所有医生,只有当药物无效、患者身体严重衰弱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选择PD-1 。


殊不知,为时已晚。


PD-1作为免疫疗法,调动的是人自身的免疫机能对抗癌细胞,这一般都需要2个月的时间才能生效(小概率可以是1.3-1.5个月)。而且在这生效时间之前,肿瘤有可能是会持续生长的!!


二、PD1治疗肺癌有很大副作用?还会引起免疫风暴?


在受控环境下的用药是安全的,常见副作用就是皮疹、发热等,对症治疗即可。


所以,用药前的评估很重要,这是个技术活,要找有经验的医生来(我说的是有PD-1治疗经验的医生)————很多人无所谓,以为买到药,就跟靶向药一样,一天吞一片就好了,根本不是这样子的!两个关键点:


1.用药前的评估

2.用药期间副作用的处理


没有经过评估就自己买药来用,就是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三、PD-1免疫疗法不适合那些患者?


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如EGFR和ALK阳性突变患者,靶向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这类患者免疫治疗获益不明显。


①对于有间质性肺炎、肝肾功能不全、生活难以自理的患者慎用。


②有过肝肾等器官移植史的患者


③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尚未控制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