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不同治疗时期的肿瘤患者该如何就诊?

发布时间:2020-02-07


肿瘤患者受疾病或抗肿瘤治疗的影响,机体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是新型冠状病毒等所有病原体感染的高危人群。

那么在特殊时期,肿瘤患者该如何预防感染?有什么特别注意事项?诊疗和随访计划是否需要调整?怎么调整?


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下来自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专家们给出的参考建议。




中国抗癌协会:

肿瘤患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10条专家建议


1.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的基础上,既要吃饱、更要吃好;


2.增加摄入蛋白质丰富食物如蛋、奶、鱼、肉、豆类及坚果等,增加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3.食物丰富多样,荤素搭配,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避免生、冷食物,不吃野生动物;


4.每天口服营养补充,不少于500大卡;优先选择高能量密度、高蛋白质的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


5.选择服用维生素、矿物质、鱼油、益生菌、益生元、抗氧化剂及免疫增强剂等保健食品;


6.增加饮水量,每天不少于1500ml;


7.规律作息,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8.减少接触风险,经常洗手或消毒;减少外出,戴口罩,不参加群体性活动,远离疾病患者;


9.开展合适的个人体育锻炼,每天不少于30分钟,致身体发热甚至出汗;


10.抗肿瘤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的时间安排和方案选择,听从专科医生建议。



针对不同治疗时期的患者,

中肿的专家在特殊时期给出这样的指引



1

常规复查患者


对于恶性肿瘤常规复查患者,建议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稍加延缓复查;复查提倡网络会诊,建议门诊复查,尽量避免住院复查;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减少在院时间。



择期手术的患者


 对于近期内不影响身体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以及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适度暂缓手术治疗。

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应在全面详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


3

化疗期的患者


对于身体状态正常的恶性肿瘤患者,再次详细评估化疗风险后进行系统化疗,密切监测血常规,避免骨髓抑制造成免疫力低下,若白细胞降低及时使用升白针对症处理。某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或肺炎表现,若有这些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并就近就诊。


对于年老体弱、多次化疗免疫状态欠佳的患者,建议在提升免疫能力至正常状态后进行化疗治疗,在不明显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和或延长化疗周期。


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建议可按期在当地医院或者原就诊医院门诊执行化疗,在确保与医生做好沟通对肿瘤预后影响不大的前提下 ,适度延缓化疗。


4

放疗期患者


对于放疗中的患者,建议按照医院的整体安排有序继续接受治疗,同步化疗可适度延缓。建议按预约时间报道放疗,无需提前报道;晚班放疗者注意防寒保暖;放疗期间仍应每周复查血常规。


对于准备开始放疗的患者,在不影响肿瘤预后的前提下,根据主管医生安排适度延缓放疗。


对于准备进行放疗前定位、扫描的患者,可按预约时间进行,亦可稍推后。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抗癌学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