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治疗肿瘤化学药物均和过敏反应有关,且过敏反应是化疗最大的潜在致命性不良反应之一。
而且很多人会认为,所谓过敏,不就是皮肤痒,长红疹,这和呕吐、疲乏这些状况相比都是“小问题”。但是过敏可不仅是长疹子那么简单,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休克等也会发生,其结果往往致命。
难道出现皮疹、瘙痒就可能预示着发生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需要停药吗?
是不是以后就不能化疗了呢?
图源于:摄图网
事实上,大多数细胞毒类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过敏反应。但是多数化疗药物仅表现为各种皮疹,停药后可消失。
仅少数化疗药物可发生严重速发性过敏反应,如左旋门冬酰胺酶、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博莱霉素、平阳霉素及替尼泊苷等。
最常引起过敏反应的化疗药物为左旋门冬酰胺酶(6%-43%)、紫杉醇(1%-3% )、顺铂(1%- 2%),由此可见,肺癌常用化疗药——紫杉醇、顺铂就位列其中。
紫杉醇
紫杉醇是红豆植物树皮中天然提取物,具有较广的抗癌谱,是许多癌种的一线化疗药物,更是卵巢癌的经典化疗药物。
图源于:摄图网
紫杉醇出现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紫杉醇难溶于水,输注前需用溶解酶(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为赋形剂配制成注射剂,后者很容易导致循环细胞组织胺的释放或过敏反应,目前仍不清楚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是紫杉醇本身还是赋形剂所致,可能与赋形剂聚氧乙基蓖麻油有关。
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将紫杉醇的过敏反应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
轻度症状:主要表现为轻度潮红,皮疹,瘙痒。因为过敏症状轻微,可以完成紫杉醇注射,床边监护,不需要暂停或其它特殊治疗。
中度症状:主要表现为中度皮疹,潮红,轻度水肿,胸部不适,轻度低血压。
这时应暂停紫杉醇注射,并静脉注射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25~ 50mg)地塞米松10mg。症状恢复后,减慢滴速重新注射紫杉醇,如1/2小时后无进一步症状出现,恢复正常滴速直至注射完毕。
图源于:摄图网
重度症状:一次或多次需治疗的呼吸窘迫,需治疗的全身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压。
这时应马上停止紫杉醇注射静脉注射上述抗组胺药物和甾体激素,如有指征时加肾上腺素或支气管扩张药。
万一出现化疗带来的过敏反应,应该暂停后继续还是停止化疗呢?
第一次紫杉醇化疗出现过敏反应,如果症状为轻度则可以接受再次化疗;如果是中度,需要医生和患者一起权衡化疗的益处及过敏反应的危害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化疗;如果是重度不良反应就不应该再用紫杉醇化疗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病友在初次化疗时并没有出现过敏反应,但会在二次化疗出现,切记不能因为之前没有过敏反应而掉以轻心。
铂类
图源于:摄图网
铂类化疗药物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过敏反应较为罕见。与紫杉醇相反,它的过敏反应通常在4-6个疗程后出现,且在以后治疗中会持续存在。出现过敏的几率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当累积剂量达到 8000 mg 时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顺铂(DDP)是中心以二价铂同两个氯原子和两个氨分子结合的重金属络合物,类似于双功能烷化剂,主要作用部位在DNA的嘌呤和嘧啶碱基。过敏反应发生率约1%-2%,可以表现为轻微的皮疹,也可是严重的过敏症状。与博莱霉素(BLM)和长春新碱(VCR)联合应用时,约5%可发生致命性过敏反应。
卡铂的化学结构疗效与顺铂相似。但相比其它铂类药物,它具有低肾毒性、低神经毒性、胃肠反应轻等特点,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副作用较轻的铂类药物,但其过敏反应发生率由1%上升为12%-19%。
图源于:摄图网
铂类过敏反应可以出现在用药时,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胸闷、心慌等轻中度反应,少数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危急生命等重度反应;也可以出现在铂使用数日后,表现为皮疹、手掌痒、针刺感,味觉减退、流泪、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症状,症状不典型。
在使用铂类药物前可以对患者皮试,以防止出现过敏反应。但铂类皮试阳性并不意味着与铂类药物无缘,脱敏治疗对铂过敏的患者不失为一种较为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策略。
化疗出现过敏并非断绝治疗道路,而是治疗道路上又一重考验。
紫杉醇过敏、铂过敏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问题,但出现紫杉醇过敏,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来判断是否继续用药,出现铂类皮试阳性可以通过脱敏治疗继续用药。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方式来解决过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