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t新型抗体药来了!肺癌患者免费用药

发布时间:2020-02-06


c-MET被认为是EGFR突变和ALK突变之后,非小细胞肺癌又一个重要的驱动基因,主要包括MET 14外显子跳变、MET扩增和MET蛋白过度表达3种类型。MET 14外显子跳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总发生率为3%-6%,在肺腺癌中的发生率为3%-4%,在肺肉瘤样癌中的发生率达22%。


在体内,c-Met 是一种细胞膜上的络氨酸激酶受体,该受体在胃癌、肺癌、结直肠癌、乳头状肾细胞癌、食管癌和脑癌等多种肿瘤中有异常过量的表达,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


全球对于c-Met靶点药物研发火热,但鉴于 c-Met 信号通路的复杂性等多种原因,此前多个c-Met 特异性靶向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而结束。


c-Met的小分子抑制剂研发较多,已上市的多靶点小分子肿瘤药物如克唑替尼、卡博替尼等都能作用于c-Met,但是并非特异性的靶向药物。


行业内的制药公司转而开发c-Met 单抗的改良型药物,其中,基于c-Met单抗的抗体偶联药物成为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作为定点靶向癌细胞的强效抗癌药物,这类抗体偶联药物融合了c-Met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小分子毒素的杀伤作用,在高效靶向的同时发挥肿瘤杀伤作用。


理论上来讲只要细胞高表达c-Met,ADC药物就可以进行有效地杀伤,是改良单抗药效的有效途径。



ABBV-399:首个靶向c-Met的ADC药物


MET原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30%-50%)都有表达,但是只有少数c-Met信号通路驱动的肿瘤才对c-Met小分子抑制剂响应。


靶向c-Met的ADC药物则不依赖于c-Met的下游信号通路,直接释放小分子毒素杀死表达c-Met的肿瘤细胞。


由此,c-Met ADC药物突破了小分子抑制剂的限制,有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ABBV-399在PDX人肿瘤模型鼠上表现出了潜在的治疗效果。


靶向c-Met的ADC同类药物中,进展最快的是艾伯维开发的ABBV-399,由靶向c-Met的抗体ABT-700偶联毒素MMAE而成,两者由缬氨酸-谷氨酸(VC)可裂解linker来连接。ABBV-399的DAR值为3.1,可见为非定点偶联。



目前正在进行一项Telisotuzumab vedotin(ABBV-399)治疗经治的 c-Met+非小细胞肺癌受试者的 2期、开放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本研究已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及参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目前国内多家医院正在为这项研究招募患者,预计在中国将招募总计3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项目名称:Telisotuzumab Vedotin(ABBV-399)治疗经治的c-Met+非小细胞肺癌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药物名称或方案:Telisotuzumab Vedotin(抗c-MET单克隆抗体)

适合对象: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系统治疗可以是化疗、免疫治疗或针对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后仍出现疾病进展,但未接受过c-MET靶向抗体治疗的c-Met+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点击免费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