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哮喘怎么办?患者迎来“新曙光”【哮喘新药SM17】
那年冬夜,王先生可爱的儿子真真出生了。小生命带来的喜悦把那年的冬天变得暖暖的。
真真1岁零2个月时,患了一次感冒。令家人没想到的是,本以为的常见病,竟让真真频频咳嗽、严重喘息,甚至出现了嘴唇青紫的症状。
王先生慌忙把孩子送到医院,经抢救后才有好转。医生诊断孩子得了哮喘。
就这样,噩梦开始了——
在此后的七年里,真真的哮喘几乎每个月发作一次。咳嗽、反复喘息、呼吸困难成为了孩子的家常便饭,医院的输液瓶变成了他的玩伴。家人也基本无法正常上班了……
哮喘的危害
哮喘是人们都比较熟悉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气急、胸闷、喘息以及咳嗽等不适症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促使哮喘形成和发病的主要病因。
虽然说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应对处理哮喘,但是现如今还没有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彻底根治哮喘的方式。
想要取得较好治疗哮喘的效果,就需要控制好病情,同时,避免和减少药物的刺激产生不良反应。
治疗现状
目前针对哮喘的治疗,可以使用扩张支气管的药物,例如茶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
另外,需要结合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色甘酸钠和尼多酸钠,白三烯调节剂,白三烯调节剂,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当然,哮喘需要长期进行治疗,这样药物才会发挥较好的效果。坚持用药以抗炎,还需要使用缓解药物,帮助迅速解决哮喘引起的痉挛。
此外,哮喘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此,需要进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需谨遵医嘱,对症下药。
同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哮喘的2019年全球患者人数为7.46亿例,该数字预计将上升并于2024年及2030年分别达到8.01亿例及8.58亿例。中国的患病人数2019年达到6360万例,预期将于2024年及2030年将达到7040万例及7810万例。
并且患有未受控制的严重哮喘的患者,会承受哮喘反复发作及住院的风险;而未受控制的严重哮喘疾病会引发群体死亡率、患病率升高、生活质素下降以及医疗支出增加等社会性问题。
目前已获批上市的严重哮喘疗法(包括生物制剂),可一定程度降低哮喘年度发作率。然而,严重哮喘的有效治疗仍存在庞大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对当前疗法无应答的患者而言。
由此来看,现行的哮喘治疗领域仍有很多限制及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传统治疗方案(例如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对控制中重度哮喘病症疗效不佳,除外科治疗外,暂无其他有效的疗法。
此前,中国领先的创新药企业中国抗体-B(03681)携其正在开发的重磅新药SM17而来,有望为这一患者群体带来缓解和治疗的曙光。
SM17的IND申请获FDA受理
2月16日晚间,持续推进创新研发突破的中抗带来了其主要产品SM17的最新研究进展。
美东时间2月11日,中国抗体已就治疗哮喘的第一类(FIC)治疗产品SM17(注射用人源化抗IL-17RB单克隆抗体),提交新药研究申请(IND),有关申请已获FDA受理。一旦新药研究申请获FDA批准,公司计划最早于2022年第一季度在美国启动首次人体临床(FIH)研究。
SM17为以IL-17RB为靶点的人源化IgG4-κ单克隆抗体,IL-17RB则是属于IL-17受体家族的一种I型单跨膜糖蛋白。SM17结合IL-17RB后,可抑制由一类被称为“警戒素”的细胞因子导致的Th2细胞相关免疫反应,而“警戒素”已被证明与过敏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及气道细胞的病毒感染反应有关。
作为哮喘治疗的新路径,靶向Th2炎性细胞因子通路上游介质(例如“警戒素”)的疗法,预计将对气道炎症相关的病理变化产生更广谱的作用,从而较现有疗法更为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改善疾病病情。目前已有针对警戒素相关信号通路,与SM17具有相若作用机制的严重哮喘疗法获FDA批准。
随着新药研发如火如荼的开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特效药不断问世,为患者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可以了解更多的哮喘新药临床试验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知识分享,不做任何指导参考作用,详情请咨询专业的医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